2024年3月,张某受雇为王某经营的商铺提供装修服务,双方约定劳务报酬 1.3 万元。工程完工后,王某以做生意需要购车为由表示需要迟延支付款项,并主动出具欠条承诺还款。此后王某不仅未履约,还更换联系方式失联。张某遂向法院起诉,经法院审理判决王某应当及时支付欠款及利息。然而王某仍我行我素拒不履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 执行法官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对王某名下银行账户、车辆、不动产等财产进行全面调查,发现其名下确无可供执行财产。多次电话联系王某,其仅表示"无力偿还",随后拒接电话。经线下调查,王某商铺早已停止经营,张某亦无法提供王某行踪线索,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面对"无财可执""人员失联"困局,执行法官没有效弃,继续深挖被执行人相关线索。考虑本案执行标的不高,执行法官决定联系王某配偶李某。通过多次电话、短信沟通,执行法官向李某陈明利害,向其释明拒不履行将面临纳入失信名单、司法拘留等后果。经过耐心释法,李某从最初抵触到逐渐理解,经过考虑后,主动联系执行法官表示愿意全额履行。本案执行完毕。 本案通过刚性的强制措施与柔性的释法教育相结合,既维护法律权威又促进矛盾实质化解。下一步,汉南法院将持续推进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行动,对拒不履行的行为依法采取罚款、拘留等惩戒措施,切实让劳动者的纸上权益转化为“真金白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