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这条红线,谁也不能踩
—— 汉南法院公开宣判一起污染环境案件

2024-12-19 15:12
来源: 武汉市汉南区人民法院
    浏览: 591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2024年12月18日,汉南法院刑事审判庭公开审理并宣判一起污染环境罪案件,邀请辖区多家环保企业到场旁听,通过“一线观审”的方式,为企业送上环保法律服务。



2023年某一天,汉南某一重点重点排污企业废气总排放口在线监测数据显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异常,该企业环保设备管理人员即被告人赵某某未按处置流程通知运维公司人员到现场检查处理,私自进入在线监测站房,接上因故障脱落的在线设备冷凝排水管,擅自调节分析仪前后流量计进气量,在没有使用标准气体的情况下,进行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标定与校准。被告人赵某某的上述干扰行为,直接导致污染源在线监测终端数据失真。

“虽然三方运维人员提醒过我们不能擅自进入站房更不能碰检测设备,但是当看到监测数据排放量异常,我十分害怕上面检查发现,所以抱着侥幸心理自行调整了,我深感后悔,自己作为环保设备管理人员却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未能严格遵守环保要求,我愿意认罪认罚,请求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被告人赵某某庭审时对自己所犯罪行进行了深刻自我忏悔。

“今天的庭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案件中的问题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很容易被我们忽略或者漠视,作为环保企业,我们要从每一个生产环节抓起,要从每一名工作人员抓起,切实提高企业环保意识与环保规范,时刻牢记环保工作者的责任,严守生态底线与制度红线,真正将环保责任落实到企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到场参与旁听的企业人员有感而发。

图片
图片

“生态这条红线,谁也不能踩”,庭审结束后,该案承办法官邹桦为旁听环保企业进行了案例剖析,宣讲环保法律法规,逐一解读企业环保涉及的法律责任,引导企业规范经营,严格履行生态环保责任,将生态环保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方方面面,共同推进绿色转型、实现绿色发展。

案例是最好的教科书。此次公开宣判活动旨在引导企业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要求,加快打造“绿色工厂”,实现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而这也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性发展的应有之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长期以来,汉南法院高度重视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创新各种方式开展恢复性司法措施进行生态修复,并多次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宣讲活动,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下一步,汉南法院将会继续以司法实践守护绿水青山,用司法底线捍卫生态红线,多措并举书写生态环境保护的“车谷案例”。